支持可持续能源行为:乌克兰大学对数字公共产物的使用进行研究
当今世界正面临气候变化等挑战,鉴于此,全球正在努力实现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为了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公共产物实现这一目标,来自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乌克兰成员机构敖德萨 I.I. 梅奇尼科夫大学的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以阐释数字公共产物如何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7:廉价和清洁能源。团队成员包括特鲁巴·维亚切斯拉夫教授、涅诺·伊丽娜、洛马林斯卡·伊丽娜教授和马祖尔·奥利娜教授。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一份政策简报,数字公共产物“包括了向年轻人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的开源技术产物和服务,这些产物和服务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些产物被视为技术装备世界中的开放式解决方案。因此,它们的出现需要各种关键要素的支持,包括适量投资。
联合国秘书长技术事务特使办公室将数字公共产物解读为“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回到可再生能源问题,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是,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份额仍需大幅提高。国际机构发布的《2021年全球能源回顾》显示,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量中所占比例为29%。
该乌克兰高校所开展的项目的研究设计考虑了现有能源结构数据,确定了当前可再生能源分配工具,从数字化环境中引入的可持续能源行为角度分析了数字公共产物,确定了能源行业利益相关者,最后运用数字公共产物开发能源消费结构。
研究表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是将他们团结起来的关键机制,需要将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消费者”(即兼具生产功能的消费者),这一群体还会积极参与数字公共产物的传播。这些数字公共产物旨在结合能源产业消费架构,引导可持续能源行为。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该模式是针对个人、群体、群体间和组织层面的行为、结构和环境而设计的。
项目提议的技术实施方案基于“工业4.0”(即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数据概念以及特殊软件和应用开发。由此设计出的数字平台和界面将有助于使客户需求和节能方法相关的最终关键性指标相匹配。客户价值体现出各种动机,应包含经济因素等若干因素,如降低能源消耗相关成本的可能性。
难民学生的融入:葡萄牙高校模式
大约八年前,欧洲大陆需要国际保护的人员大幅增加,很多寻求庇护者和难民处于典型的高等教育年龄段。鉴于此,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葡萄牙成员机构科英布拉大学(鲍颁)根据适用的葡萄牙法律和国际法,为具有难民身份的学生、学者和专业人士开设了一条特别通道。
随着2014年开始对国际学生收取学费,该校启动了“难民基金”,利用校内预算资源提供财务支持。通过让符合要求且具有主动性的难民融入高等教育,科英布拉大学在平衡有针对性的实践和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化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难民基金”,这所葡萄牙高校实现了其有关社会责任的总体战略目标,目前共接收了来自16个国家的80名学生。
该校与负责接收葡萄牙难民的非政府组织、市政府和国家机构紧密合作,如葡萄牙难民理事会、移民高级委员会、耶稣会难民服务处和全球应急高等教育平台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科英布拉大学不仅有助于加强欧洲对于难民采取的措施,还积极支持关键性国家政策。然而,这一过程中不乏各种挑战。
考虑到促进难民融入的实际需求,语言当然是学术生活和融入东道国社区的关键。因此,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强化训练并定制后续课程,让学生做好准备,熟练掌握葡萄牙语,从而攻读科英布拉大学学位课程。这些课程由艺术与人文学院负责,该学院在向国际学生教授葡萄牙语方面有90多年的经验。
对于那些希望攻读学位课程的学生,科英布拉大学提供一年预科课程,为他们参加第一阶段学习所需的入学考试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参加与所选本科/综合硕士学位学科相关的课程,并以规定的成绩通过相关期末考试,才能申请进入科英布拉大学。此外,该校会根据学生需求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职业咨询。
此外,社会服务支持部门会提供有关压力管理和学习方法的心理援助和培训。同时,国际关系部门负责接待难民学生并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还会联系校内外利益相关者,包括自愿帮助同辈的学生。该部门还组织各种活动,包括多元文化研讨会等,以提高学术界对难民融入的意识。
大学团队呼吁保护老年人: 高温健康教育和长期规划势在必行
世界气象组织在2023年4月发布的中警告称:“气候影响最明显的时候,往往伴随极端天气事件,例如暴雨、大雪、干旱、热浪、寒潮和风暴,包括热带风暴和台风。这些气象和气候极端事件,无论是单独发生、一起发生或与其他因素组合在一起,都可能会导致其他极端事件的出现(......)。这些事件会共同对人类和自然系统影响广泛。”
报告指出:“中国出现了自有国家记录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从6月中旬延续至8月下旬,可谓有史以来以来最热的夏天。” 尤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预计极端炎热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会不断增加,在如此高密度的城市中还存在”城市热岛”现象,其影响将更加严重。而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反应能力的下降,他们在高温面前就更为脆弱。 为应对这些挑战,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成员机构香港中文大学,启动创新项目,通过跨学科方法研究极端高温及其对老年人的不同影响,以期将科学知识纳入不同部门的应对行动之中。该项目汇集了来自当地几所大学和学术领域的专家,以及政府、建筑从业者和服务提供商等利益攸关方。
该研究项目由叁个方面构成。其一,重点了解不断上升的温度和开发高分辨率的气候数据。其二,聚焦建筑环境、热舒适性以及减热战略的设计。其叁,关注老年人支持服务和公众意识。通过对老年人和长者服务从业人员展开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研究发现,香港普遍缺乏热健康的公共教育。
此外,涉及入院人数、死亡率、热感和精神健康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温度阈值为28°C 至30°C,而该气温通常见于香港6月至8月的夏季高峰期。项目负责人吴恩融(Edward Ng)教授特别强调,此温度临界值和老年人自身汇报的热感觉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他亦提及:“当老年人察觉极端炎热天气时,我们或已错失保护他们的最佳时机”。
研以致用: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覆盖超过70%的地球面积,可谓地球最庞大的资源宝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狈础厂础)的数据显示,全球海岸线长近六十万公里,而距离海岸线160公里内的陆地上,生活着24亿人,占全世界人口近叁分之一。因此,海洋环境恶化是人类最迫切的挑战之一,也是着力解决的议题。 鉴于此,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美国成员机构两位生物学和环境研究与科学系的研究人员,艾倫·弗里曼博士(Dr. Aaren Freeman)和瑞安·华萊士博士(Dr. Ryan Wallace),花了数年时间研究水体营养物质污染问题,提出了一套可行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所谓营养物质污染,指的是由各种人类活动造成过量的氮和磷排放。
专家探讨水行动 学术界及伙伴关系扮演重要角色
2023年3月23日星期四,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协办了名为“我们的水世界:站在水资源获取及管理前线”的会议。该会议旨在通过现有的研究项目处理关键领域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知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
此次会议重点关注沿海与沿河社区、河流与三角洲输水系统、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并着重讨论可获取的清洁饮用水是公共物品还是营利商品。此外,该会议还探讨了学术界在实现目标6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是联合国2023年水事会议框架内的官方会外活动,由联合国学术影响和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共同组织,与挪威发展合作署及其他利益攸关方携手举办。卑尔根大学是联合国学术影响挪威成员机构,同时也是推动目标14:水下生物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心。
正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述,学术界与各国政府及议会携手合作,共同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学术影响项目经理奥马尔·埃尔南德斯(Omar Hernández)指出,“大学不仅在收集数据、分析信息、开展研究与提供政策建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还为宣传、培训与优质教育提供了平台。”
他补充道,高等教育机构同样也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以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挑战,例如供水无保障。” 此外,包括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PSIDS)在内的众多国家正面对重重挑战。帕劳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娜·赛德(Ilana Seid)也对此表达了关切之情。
她表示,“这些国家的环境正面临严重的盐水入侵问题。”赛德大使同时也提出,我们需要建设更能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基础设施。她解释说,“相比于复杂且笼统的解决方案,为地方社区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更有成效。”
通过与地方社区合作、增进了解,我们能切身体会个中难处,从而为每个社区制定更适合的解决方案。在应对这错综复杂的水问题上,上述方法的确行之有效。不过,我们还需牢记要以国际视野看待问题,这也正是国际水协会(滨奥础)执行主席的关注重点。
以学生之力 推动校园内外性别平等
自2018年以来,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与千禧年校园网络(MCN)携手合作,设立“千禧年研究基金”,旨在召集、考验、并表彰实践联合国目标和原则的学生领袖。“千禧年研究基金”是一项为期一学期的领袖培育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策划并实施社区层面的倡议,推动可持续发展及公共服务。
最新一期的“千禧年研究基金”计划召集了3,000多名大学生,来自全球超过37个国家、200多所大学。为纪念国际妇女节,联合国学术影响采访了2022年千禧年研究员团队中的三位成员,借此了解团队在校园内外的突破性贡献及影响。三位成员都各自在社区和校园中身体力行,推动性别平等。 就读印度基督大学(Christ University)的莎瑞雅·斯里瓦斯塔瓦(Shreya Srivastava)创办了名为“自我”(ME)的项目,致力宣扬性别平等。 她解释说,“自我”这一名称,道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无须在意他人目光。她表示:“以前,有人跟我讲过一些对于他们自身、朋友或家人违背社会期望的故事。”
她的项目即挑战了以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包括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比如女性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像在职场中,大家普遍认为有一些领域或行业更适合男性。通过“自我”项目,莎瑞雅希望能让公众意识到,就算是一般面向男性市场的事物,都可以获得女性青睐。
虽然进度缓慢,但这个项目确实令她看到社会正在一步步往积极的方向迈进,不断对抗和打破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在项目中,她鼓励大家自我反思,找出可以定义自我的个性化特征,用来描述自我。 莎瑞雅希望“自我”可以为那些无法畅所欲言的女性发声。 妮可·弗利(Nicole Flis)就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是联合国学术影响美国成员机构。 她利用“全球女孩赋权”项目,向世界各地对经商,创业及全球职业有兴趣的女孩伸出援手。该项目旨在为年轻女性提供资源,助其开拓事业,深入了解各个领域,为其牵线搭桥获得更多机会,并与那些极具号召力的女性领袖建立联系。
巴西“计算机女孩”:大学生变导师推进性别平等
在帕拉伊巴州所处的巴西东北部,科学技术投资甚少,教育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巴西五个地区之中,东北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只有0.608,全国最低。地区间发展不平等的问题本十分严峻,若考虑到性别,不平等问题则更为严重。 巴西联邦巴拉伯大学(UFPB)是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巴西成员机构之一。在男性主导的社会 ,该校女性本科生决定组建“计算机女孩”小组,通过推进两项行动,齐心协力推动女性投身科学技术领域,对抗性别不平等,创造体面的就业机会,摆脱贫穷。
“计算机女孩”的第一项行动是向各州的女高中生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和职业信息。第二项行动则是创建支援中心,女性学生可以在这里互相帮助,完成学业,减少辍学率。后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女性学生本就稀少,数据显示在厂罢贰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女性学生仅占不到四分之一。
为改变现状,本科生担起变革重任,以此激励高中女生,赋予她们力量。在巴拉伯联邦大学,女性只占计算机科学中心学生的14%,但“计算机科学女孩”希望改变这一点。她们直接接触公立高中14至17岁的女学生,提供密切指导,并组织专门的实践工作坊,教授她们如何掌握科技。
工作坊内容包括编程、开发应用程式、手机游戏等。每个工作坊持续两个小时,最后的成果是手机游戏或应用程序成品,以此提高女高中生的自我效能,让她们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自己也能驾驭科技。小组更为学校没有电脑设备的女学生安排了一辆专用校巴。
小组将校巴彻底改造成了移动教室,备有桌子、笔记本,以及内容展示所需的荧幕,善用资源的同时,展现出本科生的奉献精神。活动中,学生分享人生选择、人生轨迹、交流经验和难题、职业前景,以及身为女性在一个男性主导地区面临的挑战。
这个活动由巴西科学技术和创新部提供部分资金,并已在11个城市和16所学校推广,服务超过700名女孩。在点燃女孩们学习科技的动力后,本科生会每周举行远程研讨会,循序渐进地教她们了解技术世界,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广科技知识。
土耳其大学齐心抗震救灾
2023年2月6日清晨,土耳其南部爆发强度7.8级、7.6级两次强烈地震。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月19日发布的情况报告中援引官方数据称,此次地震造成90,609座建筑物倒塌或严重损毁,345,000个居住单位毁坏,超过40,000人死亡。同时,超过108,000人受伤,430,000人需重新安置。
“这是一场重大危机,也是检验各国善行、团结和友谊的试金石。”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员马丁·格里菲思(Martin Griffiths)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将此次地震形容为“最重大现代自然灾害之一”,并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对土耳其和叙利亚受灾民众伸出援手。 地震发生不久后,各界人士、团体和机构挺身而出,守望相助,联合国学术影响(UNAI)土耳其成员大学亦纷纷行动起来。菲拉特大学 (Firat University)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该校位于埃拉泽,邻近市中心受灾区。该校校长法赫雷丁·格克塔什博士(Dr.Fahrettin G?kta?)指出,这次地震堪称一场“世纪灾难”,要“治愈”受影响地区的“创伤”,国际合作必不可少。
菲拉特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塞达·阿基利博士(Dr. Ceyda Akilli)表示,“我们目睹了邻近城市的惨状,满是废墟,伤亡惨重。”她还说道:“全国十个省份,尤其是东部和南部地区,遭受的破坏极其严重,如同在地图上被抹掉了一般”。阿基利博士解释道,鉴于地震影响重大,为避免出现人道危机,菲拉特大学决定开放校园内所有适合居住的场所,为有需要的灾民提供应急住所,尤其是体育馆和宾馆。
此外,在菲拉特大学任教的二十多名土木工程师亲访邻近城市,评估损毁程度,该校地质工程师则负责确认位于哈塔伊和卡赫拉曼马拉什两座城市地质断裂的确切位置。此外,阿基利博士
还指出,“我们拥有接近1,000名教职员和学生的庞大志愿者团队,帮忙分发食物,为灾民解决住宿、供暖和卫生等各种问题,大学还捐赠了多达二十车物资。”
大学采取行动 竭力保护伊拉克遗产
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和备受瞩目的历史遗迹可谓人类文明的结晶。以不同形式保护和捍卫历史遗产,不再仅意味着文化传承,还关系到为下一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和平未来。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即号召大家“进一步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事实证明,遗产保护更能有效促进社会恢复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在战后时期更是如此。由于文化遗产及重要历史遗迹代表民族特质、承载国民意识,战争期间往往沦为攻击目标,又或因战事受到连带损害。《1954年对于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即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公约》序言的一段话尤值一提。
序言写道:“对任何民族文化财产的损害亦即对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害”。有鉴于此,伊拉克历史遗产的状况尤其值得关注。伊拉克是公认的文明摇篮,有无法替代的文物,还有六个世界遗产,获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列入名录。但这个国家同时也经历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事,不少属于全人类的宝藏因此流失。 为保护伊拉克文化遗产,并优化伊拉克遗产保护工作,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伊拉克成员机构巴格达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Baghdad)主动创立历史保护技术部门,是伊拉克高等教育学府中的首例。巴格达科技大学校长艾哈邁德·加班教授(Professor Ahmed Al-Ghaban)称,大学新设部门的初衷是为兑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承诺。
对战后的伊拉克而言,加强保护文化遗产至关重要,而这个新成立的历史保护技术部门扮演重要角色,有助解决伊拉克文化遗产破坏及退化的重大问题。负责科学和研究生事务的副校长海德尔·达哈德教授(Professor Hayder A. Dhahad)解释道,部门职责包括:促进公众意识并开展能力建设活动、培养新一代年轻专家和学者、增加历史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专业培训课程。
遗产保护技术部门的创始人兼总监维纳斯·阿克夫博士(Dr. Venus S. Akef)说,部门注重推广跨学科的遗产保护方法。她提及:“我们开始与其他大学和国际机构的利益攸关方建立合作关系。”目标是普及遗产保护原则、策略、专业知识和技术。这个课题也纳入了建筑工程系研究生课程。
全球视角下大学中的性别平等:回顾与评估
过去几年乃至几十年间,性别平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更多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担任高级领导职务,女性权利得到极大保障。不过,女性仍旧遭受暴力,受到歧视,平均工资及受教育水平仍低于男性。实现性别平等,着实任重而道远。
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有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机构能够为女性学生提供平等的入学及毕业机会,开设促进性别平等与公平、宣传两性拥有平等代表权的课程。学校亦能通过研究,揭露性别不平等现象,例如调研女性遭受歧视的不同形式,并保证所有研究数据集纳入女性视角。
此外,透过参与以支持女性为主题的外联项目,高等院校还可以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上,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虽然高校已在诸多方面积极推动实现两性平等,但凭借其强大的外联和影响力,学校更肩负重任,将推动性别平等的理念带出校园,传递给社会各界。 巴瓦尼·拉奥博士(Dr.Bhavani Rao)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性别平等教席,并担任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印度成员机构甘露大学妇女赋权与性别平等中心主任。她表示,高等院校似乎只关注校园内的工作,但在社会领域所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在她看来,很明显,“(大学)没有持续跟进女性学生毕业后的情况。”
高校自然不乏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却未能一直关注女性学生的职业发展——她们是不断进取,还是就此止步呢?拉奥博士认为,只有获取足够的数据或资源,才能解答这些问题。这篇题为《性别平等:全球大学的表现如何》的报告即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指出:“比起跟踪记录女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成功率,大学更注重衡量女性是否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该报告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UNESCO-IESALC)共同编写。实际上,少于三分之二的大学会跟踪记录女性的毕业率。虽然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具体目标4.3提及,让女性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是促进性别平等的重中之重,但该举措如今却几近多余。尤其高校未能跟进女性学生毕业去向,这无疑令教育平等的举措失去了意义。
印度大学砥砺前行 促进法律意识深入民心
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明确呼吁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为实现这一目标,关键一环莫过于提高民众意识,让更多人了解法律,并利用法律充分保障人权自由。不仅如此,根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的决议亦指出,人权教育和培训“对于切实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必不可少。”
个人权利意识及其保障,是社会和经济进步的重要基石。而对法律缺乏基本理解,或是民众受到欺骗、剥削及其权利遭到剥夺的根本原因。例如,某个国家有部分人口未接受过正规教育,这本身就违背了受教育权,还将大幅增加弱势群体的比例。
妇女和儿童尤其如此,由于不明自身人权受法律保障,所以未举报违反人权的罪案和行为,以致深受其害。鉴于此,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印度成员机构古吉拉特邦国立法律大学(GNLU)决定挺身而出,务求将法律化繁为简,确保每个人都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
该大学位于印度第五大人口城市艾哈迈达巴德,为响应当地组织提出的“简明法律”(Saral Kanoon)倡议,该校法律与社会中心所属团队合作编写两本手册,确保妇女和儿童权利得到落实。该计划获法律与社会中心主任桑吉维山塔古玛(S.Shanthakumar)教授(博士)指导,并由中心负责人阿波娃·帕特尔(Apoorva Patel)女士负责领导和审阅。
这些手册又名“法律行动指南”,旨在介绍本地保障弱势群体的法律,务求将迫在眉睫的法律事项推而广之,提高民众权利意识。约叁十名学生同心协力,让手册内容更全面,更易掌握。同时,该中心的教学人员,以及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高等法院的辩护律师亦有参与指导。
《女性权利手册》按时间顺序编写,详尽论述保障女性权权利的法律。手册关注的议题与印度女性息息相关,包括切割女性生殖器官、性暴力和其他形式的家庭暴力和强迫婚姻等。帕特尔女士评论道:“我们希望设计的手册丰富全面,与时并进”。
她补充道:“身为研究人员,我们撰写的议题紧跟时事,包括以女性为目标的网络犯罪和最近备受争议的婚内强奸等。”手册各章节皆先概括下文内容,简述其含意,再引入拟探讨议题的基本意义,而后才援引与主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规,再加以详细评论。
英国大学开发零排放新能源
2022年11月,“非国家实体净零排放承诺问题”高级别专家组发布报告。该报告第五条建议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扩大可再生能源比例,并指出:“全球去碳化步伐,只可进,不宜退。我们要加快能源转型,迈向可再生能源的未来。” 响应报告号召,各大学积极投身去碳化事业。 曼彻斯特燃料电池创新中心(MFCIC)是曼彻斯特都会大学的研究机构之一,亦是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的英国成员机构。世界顶尖学者和行业专家在此济济一堂,致力开发和普及零排放的绿色新能源;并推动技术革新,开发电解器和燃料电池等新型洁净能源设备。
惭贵颁滨颁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生产可持续电能。该技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是目标7:经济实惠的清洁能源相得益彰,有望保障家庭、办公室、工厂、汽车和公共交通用电,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主要电网的依赖。
燃料电池比柴油或天然气发动机的效能更高、噪音更低,且使用时只会产生两种废料——热量和水。因此,燃料电池可以有效地储存能量,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目前很难做到这一点。曼彻斯特燃料电池创新中心主任阿梅尔·贾法尔(Amer Gaffar)指出:"英国乃至全球对氢气和燃料电池技术均有高额投资,而投资额还会继续增长。"
"我们与中小型公司合作,致力于开拓新市场,为当地公司和工业带来崭新商机,促进燃料电池这种环保技术在地方经济中焕发光彩。同时,我们也深入大众,宣传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让惠及所有人的氢动力技术广泛传播。"贾法尔解释这项应用研究成果时如此说道。
从跨国组织到中小型公司,无论其能源需求为何,惭贵颁滨颁都支持公司开发尖端燃料电池、电池材料及其他相关技术,保障其环保零排放能源的研制。通过举办独树一帜的工作坊、为公司提供专家帮助和设施支援,惭贵颁滨颁降低了当地公司的试错风险,让公司跻身技术前列,加快进入市场。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筹资与供资: 重重挑战与应对策略
联合国学术影响(鲍狈础滨)计划刊登系列文章,多方位解读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本文为该系列的开篇,旨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筹资与供资工作,重点介绍在联合国系统内、多边主义机制下,各方为此付出的努力。
世界环境错综复杂,急需更多人采取行动 可持续发展筹资办公室战略参与及政策整合处的玛丽安吉拉·帕拉-兰考特(Mariangela Parra-Lancourt)表示:“我们正面临严峻考验。新冠疫情、乌克兰战争、气候变化等危机重重叠加,相互影响。” 该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中的举措,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曾在《议程》中作出承诺,将为能源和发展领域提供资金。
她指出,东欧冲突持续不断,全球供应链持续波动,每个家庭都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提高利率会产生超额债务,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各种全球危机席卷而来之际,特别是全世界不平等问题加剧,我们更需要认真对待可持续发展的筹资问题。
玛丽安吉拉的同事拉拜尔·米尔扎(Rabayl Mirza)则认为私营部门有望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各方有机会坐到谈判桌前,减少不平等现象。为构建私营部门的关系网,第一阶段将由全球投资者促进可持续发展联盟(GISD)统筹所有资本,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动用更多新型融资形式。
在此阶段,GISD首先将与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地区性开发银行开展合作,发布公司报告和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及披露,揭示公司和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随后以长远目光,着眼长期获利能力制定各类财务决策;最后开发新兴工具,推动资方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 除GISD外,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博览洽谈会也致力于扩大私营部门在融资中的参与规模。拉拜尔表示:“博览会的初衷是希望各国有机会展示获政府支持、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的项目。此次博览会的项目重点涉及生态旅游、绿色能源以及可持续农业。”
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体面的生活,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与此同时,社会上却存有大量闲置资源,其中便包括财力资源。尽管如此,相关机构应实施激励措施,让投资者、消费者和市场中的每位利益攸关方都能看到,他们的决定如何造福全球百姓。按照这些思路,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为其筹资。
大学团队发明 “绿色 ”混凝土 助力可持续建筑发展
建筑业制造了全球大约35%的垃圾填埋场废物,每年倾泻的碎片和瓦砾高达数百万吨。无独有偶,每年高达十亿个汽车轮胎沦为废品,同样走向填埋的命运,引发各种问题。对此,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展望报告称:"弃置或露天焚烧大量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将严重影响空气、地表和地下水、土壤以及沿海和海洋环境,连带间接影响公众健康,后果不容小觑。"
同时,混凝土虽然是广为普及的建筑材料,但以传统方式制造的混凝土要消耗水泥、沙子和岩石等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环境。而使用建筑工程、拆卸工序中剩下的废料、废橡胶轮胎等重新制成混凝土,则不失为减少废物和节约自然资源的一项妙举。为了减轻废物排放问题,生产混凝土时通常也会考虑回收废料以替代骨料。但是,以废轮胎代替骨料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会比普通混凝土下降85%。 而今,拥有传统混凝土强度的橡胶混凝土制造技术经已研发成功。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是联合国学术影响 (UNAI)的澳洲成员机构之一,该团队关注全球废物问题,研发新技术,以回收材料生产混凝土。新研制的混凝土较传统混凝土强度更高、更耐用,有高达35%的强度提升。相关优化得益于该校工程学院的团队,有望全世界进一步减少填埋场的建筑废物及橡胶轮胎废料。
吴宇飞教授是橡胶混凝土加工技术(Rubberized Concrete Processing Technology) 研发团队的领头人,他指出,此技术既高效又经济:“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增强各种混凝土物料的强度、硬度及耐用度,适用范围包括橡胶混凝土、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甚至传统混凝土。与传统工艺相比,使用该技术生产的同等强度的混凝土,其混凝土用量和总材料成本可大大节省。”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粗细不一的骨料、胶胎废料、水泥和水进行混合。
英国大学建立“动态实验室” 创建智慧校园
为探索可持续发展方案、造福大众,世界各地院校以身作则各展所长,充分证实产学研相互融合的优势。这些院校的日常运作往往类似一座“小城市”,设施齐备,能源厂、体育设施和市政景点应有尽有,亦不乏日常运作所需的公共学习场地、办公室和研究空间。毫无疑问,如此完备的配套为创新想法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平台。
面对各种变数,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变革,迎难而上。例如,COVID-19大流行持续蔓延即加快了全球高等院校的变革步伐。研究人员、教授和学生因此需要学习使用新兴软件,掌握与以往不同的沟通技巧、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世界为后疫情时代做准备的同时,也需承认使用崭新科技、学习和工作方式是大势所趋,而疫情正加快了转型的速度。 伯明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是联合国学术影响 (UNAI)英国成员机构。虽然学校长期致力提供远程教学设备,但校方意识到实地设施其实也能造福于民,且大多不可或缺。然而,要实现净零碳排放,善用上述设施是一大关键。因此,重新思考科技及建筑的运用策略,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关系到行业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成长,为达成上述目标,高校自然责无旁贷。伯明翰大学在《2030年策略框架》中也表示会担起重任,承诺在2045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履行其社会责任。这所研究型大学會主要按照策略框架的内容,与其他重要利益攸关方一起应对全球可持续性挑战。 大学采用的创新策略由学者、专家和本地业界人士领衔,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打造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即大学的“动态实验室”,收集的数据源自大学的建筑、基础设施和能源厂。这些数据和新的联动关系有助优化日常运营,并有潜力优化跨学科之间的创新、实验和协作。
大学的创新与合作伙伴事务处(物业部)负责人马特.卑弗列治(Matt Beveridge) 形容智慧校园计划旨在“为学生、教职员、学者和访客提供优质、更富个性化的体验。目标是把人、程序和服务联系起来, 打造完全互联的国际校园。我们很自豪能与多个区内、国内和国际伙伴合作,为国家和全球战略带来影响,创造更智能、更有利可持续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