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

结束核试验

  1945年7月16日清晨,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一个沙漠试验场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从此开启了核试验的历史。

  自此至1996年(《禁核试条约》)开放供签署的五十年间,全世界共进行了2000多次核试验。

  • 美国 于1945年至1992年间进行了 1032 次试验。
  • 苏联 于1949年至1990年进行了715 次试验。
  • 英国 于1952年至1991年进行了45 次试验。
  • 法国 于1960年至1996年间进行了 210次试验。
  • 中国 于1964年至1996年间进行了45 次试验。
  • 印度 于1974年进行了1 次试验。

  自1996年9月《禁核试条约》开放供签署以来,全世界共进行了10次核试验:

  • 印度 于1998年进行了2次核试验
  • 巴基斯坦 于1998年进行了2次核试验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分别于2006年、2009年、2013年、2016年和2017年进行了核试验。

核试验的类型

  人类已在所有环境中进行过核爆炸,包括地上、地下和水下。引爆地点包括铁塔顶、驳船上、热气球悬吊处、地表、水下600米深处、地下2400多米深处以及水平隧道。人类曾利用飞机投放试验炸弹,也曾利用火箭运载试验炸弹进入大气层200英里处引爆。

大气层核试验

  大气层核试验是指在大气层或大气层以上发生的核爆炸。

  总而言之,1945年至1996年间,全世界共进行核爆炸2000多次,其中25%,即超过500次在大气层:美国200多次,苏联200多次,英国约20次,法国约50次,中国20多次。

1963年8月5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仪式。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1950年代中期,大气层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引发的国际关切与日俱增。1954年3月,美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进行了“喝彩城堡”氢弹试验,造成了美国核试验史上最严重的放射性灾难。马绍尔群岛当地的平民、驻扎在朗格里克环礁上的美国军人以及日本拖网渔船“第五福龙丸号”都意外受到了沉降物的辐射污染。

人类已在所有环境中进行过核武器试验,包括地上、地下和水下

  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进行大气层核试验。谈判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大气层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的严重关切。美国、苏联和联合王国成为该条约的缔约国;法国和中国未加入。法国和中国分别于1974年和1980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

图片:1963年8月5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仪式。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代表美国、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代表苏联、休姆勋爵代表英国签署《条约》。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水下核试验

  水下核试验是指在水下或接近水面的位置发生核爆炸。水下核试验相对较少。1946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太平洋试验场进行了首次水下核试验“十字路口行动”,旨在评估核武器对军舰的影响。随后,1955年,美国在水下600米深处进行了单次核试验“棚屋行动”,以确定核爆炸对潜艇的影响。

  在接近水面的位置进行水下核爆炸,可能释放大量的放射性水和蒸汽,导致附近的船只、建筑物和人员受到辐射。

  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进行水下核试验。

  1945年至1996年间,全世界共发生2000多起核爆炸,其中500多起在大气层中,占总数的25%。

在1945年至1996年进行的2000多次核爆炸中,有25%,即超过500次在大气层。

地下核试验

俄罗斯联邦佩列杜伊56号放射性素台站。 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地下核试验是指在地表下不同深度的位置引发核爆炸。在冷战期间(1945-1989年),大多数(约75%)的核爆炸在地下进行,其中美国由进行的地下核试验为800多次,苏联则为近500次。

  当爆炸环境完全封闭,地下核试验释放的放射性沉降物与大气层核试验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如果地下核试验“泄露”到地表,就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碎片。通常,地下核试验可以通过观察与核装置当量相关的地震活动观测到。

  1996年的《全面禁试条约》禁止在地球上进行所有类型的核爆炸,包括地下核试验。

冷战期间,75%的核试验爆炸在地下进行。

  更多详情,请参阅,即1945年至2006年期间各试验国每年所进行的大气层和地下核试验的数量细目表。

图片:俄罗斯联邦佩列杜伊56号放射性素台站。 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核试验:1945年–2019年

核时代的开端

  1945年7月16日黎明之前,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引爆了一枚代号为“叁位一体”、当量2万吨的原子弹,开启了核时代。

  虽然阿拉莫戈多试验展示了核爆炸的诸多影响,但未能让人们深入理解放射性沉降物。直到多年以后,项目科学家才对放射性沉降物有了充分的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其中,一颗名为“小男孩”,1945年8月6日投放在广岛;另一颗名为“胖子”,于同年8月9日投放在长崎。这两颗原子弹直接导致约22万名日本公民死亡,此后另有20多万人因受到致命的辐射过量而濒临死亡。

从“热战”到冷战

苏联在1949年8月29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塞米巴拉金斯克进行的首次核试验。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和苏联这两大新兴超级大国随即展开了一场从技术到工业全面覆盖的核军备竞赛。1946年至1949年期间,美国又进行了六次核试验。1949年8月29日,苏联试验了首颗原子弹“斯大林1号”,标志着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核军备竞赛开始。

1949年8月29日,苏联进行首次原子弹试验,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冷战”核军备竞赛拉开序幕。

  冷战初期,美国和苏联拥有的核武器数量都不多,因此核试验次数相对有限。然而,到1950年代,美国已建成一个专用试验场(内华达试验基地),同时利用马绍尔群岛上的试验场(太平洋试验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核试验。苏联也开始进行有限规模的核试验,主要试验场位于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早期试验主要用于确定核武器的军事影响,试验新型武器的设计方案。

  紧张局势不断加剧,恐惧和猜疑弥漫,促使双方竞相制造更强大、更精密的炸弹。1950年代,新型氢弹设计和经改良的新型裂变武器设计在太平洋展开试验。

1954年,时任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成为第一位呼吁签订核试验“中止”协定的政治家。

图片:1949年8月29日,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塞米巴拉金斯克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1954年4月2日,时任印度总理瓦哈拉尔?尼赫鲁成为第一位呼吁签订核试验“中止”协定的政治家。

布拉沃城堡核试验引发了美国试验史上最严重的放射性灾难。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1952年10月3日,联合王国成为第叁个进行核武器试验的国家。起初,联合王国主要在澳大利亚进行核试验,后来转至美国。

首枚氢弹

  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为首个进行氢弹试验的国家。1954年3月1日进行的“喝彩城堡”核试验当量达到1500万吨,是美国有史以来引爆的最大核武器。

  1954年4月2日,时任印度总理瓦哈拉尔?尼赫鲁成为第一位呼吁签订核试验“中止”协定的政治家。然而,尼赫鲁的呼吁见效甚微。此后的35年中,核试验还在大规模进行。直到1980年代末冷战结束,核试验才逐渐减少。

  1955年至1989年期间,全世界每年平均进行55次核试验。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核试验达到高峰。仅1962年一年,全世界进行的核试验就多达178次;其中,美国96次,苏联79次。1961年,史上最大的核武器——苏联的“沙皇炸弹”试爆,爆炸当量约达5000万吨。此次试验在北极圈附近的新地岛试验场进行。

  法国和中国分别于1960年和1964年成为核武器国家。法国最初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核试验,后来转至南太平洋。中国所有核试验均在新疆罗布泊进行。

图片:“喝彩城堡”核试验引发了美国试验史上最严重的放射性灾难。摄于1954年3月1日,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图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进行核试验,包括禁止出于和平目的在大气层、水下和外层空间进行的核试验,但未禁止地下核试验。

  1960年代初,唯一一项核试验限制措施出台,对冷战期间的核试验产生了具体的影响。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出于军事及和平目的在大气层、水下和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

迅速增长的核军火库

  冷战期间,世界核武库急剧膨胀。1955年,核武器数量刚刚超过3000枚;到1965年,就达到3.7多万枚(美国3.1万枚,苏联6000枚);1975年则增至4.7万枚(美国2.7万枚,苏联2万枚);到1980年代末,核武器数量已超过6万枚(美国2.3万枚,苏联3.9万枚)。

  根据《核威胁倡议》,在1950年代,以色列开始了一项核武器计划,并在1966年完成了该核武器方案的研发阶段。尽管在公众认知中,以色列未曾进行核试验。

  印度于1974年5月进行了一次被其宣称为一次和平的核爆炸的核试验,此举使印度正式成为第六个研发核武器的国家。

  据蒙特里不扩散研究中心的档案记录,1982年又有一个国家——南非获得了核武器。在公众的认知中,南非并未进行任何核试验。此后不到十年,随着向多数民选政府的过渡,南非拆除了所有核武器,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自愿放弃完全控制核武器的国家。其拆除工作于1991年完成;同年,南非作为无核武器国家加入了1968年的《不扩散条约》。

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在地球上进行所有类型的核爆炸,包括地下核试验。

  直至1990年代初,全世界核武器国家的核试验活动和核武器的获得才显着减少。1980年代后半期,核试验总数多达174次。

  但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和美国之间关系回暖、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及1991年苏联解体,都为禁止核试验的进程铺平了道路。和俄罗斯共同管理苏联核武库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在《不扩散条约》下成为了无核武器国家。1991年,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的主要核试验场关闭。

暂停核试验

  1990年,苏联提议暂停核试验,联合王国和美国对此表示同意。这为几十年来一直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的倡导者们创造了实现禁核目标的机会。

  1990年10月24日,苏联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联合王国和美国分别于1991年11月26日和1992年9月23日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在《禁核试条约》签署之前,法国和中国分别于1996年1月和7月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对于该条约迄今为止的签署和批准情况,)。1990年代,法国关闭并拆除了所有的核试验场,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这样做的核武器国家。

打破事实上的暂停状态

  1998年至2017年间,全世界共进行了十次核试验。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998年分别进行了两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共进行了六次,于2006年、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各进行一次,于2016年进行两次。这打破了《禁核试条约》确立的事实上的暂停状态。

  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波卡兰地下试验场进行了两次代号为“沙克蒂(意为力量)98”的地下核试验。与1974年进行首次核试验时不同,这次印度没有宣称是“和平试验”。相反,其政府官员很快就强调这两次爆炸具有军事性质。

  不到两周之后,巴基斯坦作出回应,在拉斯山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

  印度和巴基斯坦随即都宣布单方面暂停核试验,自1998年起均未再次进行核试验。更多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1998年核试验的信息,请参阅。

  2006年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进行了核试验,打破了长达八年的事实上的暂停核试验状态,违反了《禁核试条约》的规定和精神。

  随后,2009年、2013年、2016年1月和9月以及2017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又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引起了全球的一致关切。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这一系列核试验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威胁。点此了解更多对于的信息,以及禁核试条约组织对公开核试验的调查结果。

  请参阅迄今所有核试验的,以及进行过核试验的国家签署《禁核试条约》的情况。请参阅。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核试条约》)

对于《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在地球上任何地方进行核试验,包括地面、大气层、水下和地下。该条约具有重要意义,旨在遏止核武器的发展——核武器的初期研发和实质性改进(如热核武器的出现)都需要真正的核试验。《禁核试条约》使尚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几乎无法开发核武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无法开发新的或更先进的核武器。同时,该条约还有助于防止核试验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

《条约》尚未生效

  《禁核试条约》明确列出了44个在1996年条约最后谈判阶段已拥有核技术能力的国家;只有经过所有这些国家签署和批准,《禁核试条约》才能生效。

  其中,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巴基斯坦和美国八个国家仍未签署或批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则尚未签署该条约。截至2023年8月,已有186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其中178个国家批准了该条约。

禁核试条约组织

  由于《条约》尚未生效,该组织被称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备委员会,简称禁核试条约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96年,拥有约260名员工,来自《禁核试条约》196个会员国中的大多数国家。该组织的现任执行秘书为来自澳大利亚的罗伯特·弗洛伊德博士 (Dr Robert Floyd ) 。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推动《条约》生效,并建立核查制度,以在《条约》生效时开展核查。

核查制度

  这是一个特殊而全面的制度。核查制度的核心是国际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位于世界各地的337个设施组成,持续监测地球上是否有核爆炸的迹象。约90%的设施已在向禁核试组织筹委会维也纳总部的国际数据中心传输数据。国际监测系统采用以下四种先进技术:

  • 地震监测:50个主要地震站和120个辅助地震站监测地球上的冲击波。绝大多数冲击波由地震引起,每年达数千次。此外,还可监测到人为爆炸,例如矿井爆炸和朝鲜在2006年、2009年、2013年、2016年和2017年公开宣布的核试验。地震数据通常与放射性核素数据结合分析。只有放射性核素技术能够确定爆炸是否属于核爆炸,全球放射性核素技术工作站和实验室则监测大气中颗粒物和/或惰性气体的存在。
  • 水声监测:11个水声台站“聆听”海洋中的声波。爆炸产生的声波可以在水下传播极远。
  • 次声监测:60个地面台站可以探测到大爆炸发出的超低频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 放射性核素监测:80个放射性核素台站测量大气中放射性粒子的含量,其中40个台站还收集惰性气体。只有这些监测结果能确定用其他方法探测到的爆炸是否属于核爆炸。有16个放射性核素实验室支持上述监测活动。

现场视察

  如果国际监测系统监测站的数据表明有核试验发生,成员国可以请求现场视察,以收集证据并进行最后的评估,确定是否发生了核爆炸,以及是否违反了《禁核试条约》。只有在《禁核试条约》生效后,现场视察才有可能开展。哈萨克斯坦和约旦已分别在2008年9月和2014年开展大型现场视察。


  本网页信息和图片由提供。